全校各单位:
根据《武汉学院教学检查制度》《武汉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学校于第10~12教学周(5月6日至21日)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现将此次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概述
本次期中教学检查围绕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往期课程考核和论文(设计)资料自查反馈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和日常教学普查相结合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以学院(部)自查为主,通过专项检查、自查总结报告、师生问卷调查报告等材料,了解自开学以来我校教学整体运行情况。整体而言,各院(部)均能按照学校规定开展教学工作,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教学工作运行平稳。
(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
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各级领导、校级测评专家深入教学一线听课、检查及指导教学工作,广泛听取师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各单位成立了期中教学检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组织召开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会议,传达学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要求;各院(部)围绕“常规教学检查、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风学风建设、档案整理”方面检查,行政教辅单位围绕学生上课出勤、教学设备和条件进行检查。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以下简称质评中心)向全校师生发布线上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共回收304份,8个学院(部)自有教师、新进教师以及外聘教师均有填写。学生问卷共回收4468份,覆盖四个年级和本科、专科、专升本三个类别。
(二)稳定有序、日趋规范
1.教学秩序基本正常
各院(部)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全校共开设638门课程,1816个课堂,共有594位教师参与教学,其中自有教师386人、外聘教师208人。因本学期新进教师和外聘教师人数增加,部分学院本学期中途更换了任课教师。
2.教学运行日趋规范
各院(部)教学秘书按照教务处要求及时发布教务通知,教研室开展各项自查工作,绝大多数任课教师均能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方案备课;教师能够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调停课总人次和总节次均有所下降,极少数课程因特殊原因的调整变动,均按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理调(停)课手续。
(三)教风学风,良性互动
教风与学风是衡量学院教育质量以及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各院(部)对教风、学风建设极为重视,不断探索有效的办法。
1. 教风方面
各院(部)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通过优质课堂听课、评课,开展集体备课,教师座谈会等教学业务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讨论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教学工作。例如金融与经济学院通过开展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鼓励资深的教师为青年教师教学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水平;法学院特别强调“以教学促学风”定期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将学校关于教风、学风建设的精神不间断地传达给各教研室;外国语学院各系部、教研室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举行特色教研室研讨活动。
2. 学风方面
各教学单位对“学风”建设较为重视,为促进我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各院(部)开展早晚自习活动和查课制度,从院系学生工作周报情况来看,整体到课率较高。检查期间,各院(部)召开了学生座谈会,掌握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四)积极配合、高效服务
学生工作处协同各院(部)采取班级自查、辅导员督查、院(部)抽查等方式了解学生上课情况,第10-11教学周学生到课率达96%以上。信息中心对全校教学多媒体设备、服务器和网络线路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和维修已报修或院(部)反馈有问题的多媒体设备,保障正常教学;后勤保障处组织工作人员检查早晚自习室使用情况并通报相关院(部),同时全面检查教室设施设备(除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楼环境卫生状况。
二、检查工作特点
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以各教学单位自查为主,教务处抽查为辅,质评中心及校院两级测评专家积极参与到教学检查工作中来。各院(部)负责具体落实,拟定工作方案,设计相关表格,突出各单位在教学检查中的主体作用。从检查情况看,各院(部)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均有提高。
(一)各院(部)自查
各院(部)按照学校要求制定了本单位教学检查工作方案,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组织任课教师填写自查表,组织院级测评专家听课和任课教师同行听课,召开各类教学座谈会,通过检查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提出整改措施,并将本单位自查结果汇总统计后报送质评中心。
同时,各院(部)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准,积极开展教学专项自查互查工作,对期末课程考核资料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复查,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了集中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记录,以便后期统一整改。
(二)校级督导检查
质评中心的8名校级督导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参加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加强对各院(部)的联系与指导。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对本学期的新进专任教师、外聘教师、以往反馈中问题较多的课堂进行重点听课与指导,认真检查各单位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情况,并对未来教学管理和检查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三)问卷调研
为做好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进一步了解老师和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质评中心分别向全校教师和学生发布线上问卷调查,同时收集并整理了8个学院(部)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会议纪录。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发挥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突出、能积极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师和学生均表示师生的沟通情况良好,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较大的提升。总体来说,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较高,超过九成的教师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感到满意,96%以上的学生对所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感到满意。质评中心对本次期中教学检查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将按类别进行整理并反馈至相关单位,要求各单位进行核实并提出整改意见。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学院(部)教学整改工作有待进一步做实做细
1.教学检查工作有待深入。从相关专项检查的情况来看,课程考核资料和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自查不够细致,部分学院试卷命题、阅卷,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等检查项目整改落实不到位。少数院(部)提交的期中教学检查资料不够丰富,提交的总结报告缺乏数据支撑,不能较全面体现检查内容。
2.学情分析工作有待重视。学生座谈会是教学反馈和学情反馈的重要环节,有学生提出少数院(部)对学生座谈会上提出的学习、生活问题整改未落实到位。学院(部)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动态,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各院(部)要强化检查执行力度,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少数教师上课缺乏激情,照本宣科,缺乏课堂师生互动;有些教师的课件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简单“翻版”,且过度依赖PPT,缺少教学吸引力;个别教师口音较重,学生不适应。
2.教师应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教师要善于管理课堂、敢于管理课堂,应加强对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或上课玩手机、睡觉等行为的管理,积极与辅导员、班级班委进行沟通,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共同促进学风建设。
3.青年教师培养有待加强。随着青年教师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青年教师承担了较多行政工作,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也不利于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加强外聘教师审核和管理。各院(部)需聘请符合学校规定的资质要求,教学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教师作为外聘教师,承担较为基础的本科课程或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各院(部)应严格把好聘用关,实现对外聘教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三)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本学期学校加强学生到课率的监督与管理,到课率有所提高,但是学生迟到、早退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晚上及双休日的公选课出勤率较低,辅导员应与任课教师积极沟通,查找原因,共同管理课堂。此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不愿意坐在教室前排,真正认真听讲的学生不多,低头玩手机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甚至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对课堂没有敬畏之心。
(四)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后勤保障服务有待进一步改进
教室的各项教学辅助设备不时出现问题,目前主要问题集中出现在:投影不清晰、话筒电量不足、电脑病毒多、缺少教学相关软件;基础实验室电脑运行缓慢、缺乏养护等。信息中心虽已加强巡视和日常自查维修,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保障正常教学秩序。
学生普遍反映食堂、水电费用昂贵,生活成本较高;校园网络信号不佳的问题一直未妥善解决;教学楼的消防通道常年关闭,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疏通人群;部分学生在使用宿舍楼下门禁时经常刷脸失败。后勤保卫处应对物业公司、食堂、保卫等部门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期中教学检查是保证教学运行和秩序稳定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希望各单位根据检查结果和反馈意见认真整改。学校将整理各方合理意见和建议,切实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武汉学院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