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单位:
2月21日学生开课,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学校提前一周于2月1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学检查的通知》(武院教〔2022〕8号)。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部)于2月16日~3月4日对本单位教学准备工作及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以下简称质评中心)和教务处进行了抽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2月16日下午,副校长郑祝君教授主持召开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协调会,各学院(部)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重点围绕教师教学准备、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学生报到注册、教室设备维护、学校疫情防控、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报告、实验室教学安排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各院(部)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由学院(部)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检查小组,召开全院教师大会,对开课前的教学准备和开课期间的教学检查进行部署,如检查教师教案和课程教学方案制定、落实听课方案。各单位准备充分、工作到位,为本学期初期教学工作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运行有序
(一)课前准备
1.课表安排与教材发放
教务处于2月16日通过教务系统发布本学期课表。各院(部)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开课前一天登录教务系统查询课表,根据课表和校历按时到教室上课。开课前教务处负责打印教室课表,联系书商安排教材发放工作,后勤教室管理中心负责课表上墙,有力保障了本学期教学正常开展。
2.教学保障准备
信息中心从2月15起开始了全校教学设备巡查及检修工作,由信息中心老师、聘请的专业供应商、信息中心下属学生“网技团”对所有教室教学设备进行了三轮全面巡检。后勤保障处对教学楼所有教室进行了全面检查,教室保障与保洁准备工作充分,确保符合教学要求。
3.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方法培训
2月18日下午教务处与信息中心联合,采取滚动讲解和互动答疑的形式,对新入职教师和外聘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方法培训。
(二)开学教学运行情况
1.教学整体情况
本学期全校开课班级数296个,开设课程710门,教学任务2079条,承担课程教学任务教师617人。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205门,实验开放项目38个。具体数据见《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课情况统计表》。
本学期我校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比例为96.2%(存在个别教师在职读博、少数教师仅教授专科课堂等情况)。
2.开学第一天听课情况
开学首日,共有148门课程顺利开课,共涉及212名教师、288个班级、423个课堂,教学井然有序。质评中心组织了本学期开课第一天听课活动,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校级教学督导、教务处、学工处工作人员深入课堂听课、巡课。学院(部)同步安排院部领导、院级督导及辅导员全天听课、巡课。根据听课情况反馈,开课首日,全校教学秩序正常、教学保障有力。
总体上看,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各学院(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一师一优课”磨课活动,教风、学风建设有效推进,全校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学风明显好转。
3.专项教学检查有序开展
为加强教学资料的规范管理,在各学院(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质评中心组织校级教学督导和教务处组成检查组,于3月2日至9日对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核资料、实验报告进行抽查,即第一轮专项检查。为形成质量管理闭环,质评中心于3月14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院(部)进行整改。3月16日质评中心开展第二轮专项检查,对2022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及毕业实习手册进行检(抽)查,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从听课和磨课反馈情况来看,新进教师、新开课教师、开新课教师中的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各教研室应继续开展各种教研活动,通过磨课、培训、讲座、以老带新、同行听课、教学竞赛等多种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严把“教学关”。
(二)少数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上课迟到、玩手机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学生上课未带教材和笔记本。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学院(部)领导和任课教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热情的前提下,加强课堂管理,实现学生课堂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实现学风的进一步好转。
(三)因疫情原因,仍有少量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未能返校。任课老师应采用线上线下、直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无法到校学生的上课需求。辅导员应加强与未到校学生的联系,关注未返校学生动态,帮助学生跟上学习进度。
武汉学院
2022年3月25日
武汉学院校长办公室 2022年3月2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