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单位:
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学校印发了《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学检查的通知》(武院教〔2025〕6号),对期初教学检查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部)于2月18日~2月28日对本单位教学准备工作及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教务处进行了抽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准备充分
2月20日,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协调会,全面部署开学准备工作,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会议强调,各部门需以“开学首日状态决定学期全局”的高度责任感,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保障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高起点,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各学院(部)成立由学院(部)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检查小组,召开院(部)教师大会,对开学前教学准备和开课期间的教学检查工作进行部署。各学院(部)向各任课教师通知确认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检查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材料,确保上好开学第一课;实验员在开课前开展实验室检查,落实实验室设备、教学软件的准备工作。
各单位准备充分、工作到位,本学期初期教学工作开局良好,为本学期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运行有序
(一)开学前准备
1.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处组织学院(部)做好学生返校报到工作,对未及时返校的学生逐一查实原因。各班级辅导员组织返校晚点名,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安全教育、诚信考试、学生工作“十大建设工程”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新学期的期望和要求;学院(部)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需求、传递学院温暖,了解返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
2.课表安排
课表于2月17日通过教务系统发布。课表发布前,教务处要求各院(部)教学秘书检查课表安排情况;各院(部)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在开课前登录教务系统查询课表,确保教师按照课表和校历按时到教室上课;开课前教务处负责打印教室课表,后勤保障处负责课表上墙,教务处(质评中心)负责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同步对接教务系统课表数据,为听课、巡课与教室管理工作做好保障。
3.教材发放
开学前教务处通知各学院(部)到学院指定领书点完成教材领用工作。各班教材领用情况良好,有力保障了教学正常开展。本次共计发放教材98300余本,涉及品类453种。
4.教学保障准备
开学前,校领导带队开展开学前校园安全检查,对学校教学、后勤、安全等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信息中心对全校多媒体设备进行了多轮全面巡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后勤保障处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环境卫生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维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各职能教辅部门全力护航教学保障工作,各项保障措施到位。
(二)教学运行情况
1.整体教学安排
本学期全校开课班级数336个,开设课程门数1067门,共计3441条教学任务。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268门,实验开放项目20门。
2.期初听课情况
全校各级领导干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教师同行于开学第一周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状态,总计听课次数达379学时(根据教学质量管理平台数据统计)。其中,开学第一天全体校领导深入课堂与学生同堂听课,听课14学时;期初职能教辅部门领导听课49学时,学院(部)党政领导听课48学时,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听课127学时,教师同行听课141学时。
各级领导干部、教学督导重点听新进教师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实验实训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等。教学督导听课坚持“督导结合、以导为主”原则,对教学效果欠佳的课堂加强指导帮扶。
根据期初听课情况反馈,教学情况总体良好,教学环境优良,教学设施与设备运转有序。任课教师均能提前到岗,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资料齐全、教学态度认真、授课精神饱满,能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学生到课率高。期初全校教学工作运行良好,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各项保障措施到位,师生风貌良好。
3.实验、实践性教学有条不紊
各学院(部)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要求,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计划;严格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组织规范有序;坚持“育人为本、形式多样、注重实效、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大专业实验室自主开放力度,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实验教学水平;落实实验员听课、查课、看课制度及实验教学质量持续反馈整改机制,充分发挥听课效用,助力实验教学质量上台阶。
三、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讲解条理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少数教师课件内容较为陈旧,缺乏丰富生动的案例支撑,板书缺乏逻辑设计;少数教师对智慧教学工具使用不熟练;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关注不够,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二)绝大部分教师课堂管理意识较强,但管理课堂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对学生上课迟到、随意进出教室、玩手机等行为约束力度不足,对于学生上课学习状态较差的情况缺乏恰当的引导。
(三)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够,部分课堂学生抬头率不高、活力不足,课堂参与度有待提升。
四、整改建议
(一)多元举措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各学院(部)持续推进磨课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从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课堂组织等方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积极组织集体备课、观摩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增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加强教学研究与研讨。注重信息化教学工具与技术的运用,促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二)多维发力推进学风建设。加强专业引导,紧密围绕学生学习成长,依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以班风促学风;树立学生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模范作用,营造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各单位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凝心聚力共促学风。
(三)加强校院督导联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通过听课评课、专项检查、帮扶指导、典型示范等形式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和引导,在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质量宣传等方面发挥督导的重要作用,形成长效互动反馈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武汉学院
202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