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检查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监控 > 日常教学检查

关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初教学检查情况的通报

作者:摄影:审核:责任编辑:质评中心来源: 发表时间:2024年09月20日 09:56点击:

全校各单位:

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学校印发了《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学期期初教学检查的通知》(武院教〔202441,对期初教学检查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部)于828日~96日对本单位教学准备工作及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教务处进行了抽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准备充分

827日,学校召开2024-2025学年度第一次教学工作会,部署新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强调,各学院(部)以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新学期期初教学各项准备工作。

各学院(部)成立由学院(部)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检查小组,召开院(部)教师大会,对开学前教学准备和开课期间的教学检查工作进行部署。各学院(部)向各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通知确认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检查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材料,确保上好开学第一课;实验员在开课前开展实验室检查,落实实验室设备、教学软件的准备工作。

各单位准备充分、工作到位,本学期初期教学工作开局良好,为本学期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运行有序

(一)开学前准备

1.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处组织学院(部)做好学生返校报到工作,对未及时返校的学生查实原因各班级辅导员组织返校晚点名,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制定新学期学习规划;学院(部)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需求、传递学院温暖,了解返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宿舍文明建设与安全管理。学校以宿舍建设年为抓手,协同联动,齐抓共管,持续推进学风建设。

2.课表安排

老生课表于828日通过教务系统发布。课表发布前,教务处要求各院(部)教学秘书检查课表安排情况;各院(部)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在开课前登录教务系统查询课表,确保教师按照课表和校历按时到教室上课;本学期4号学院32间智慧教室外墙新增电子班牌,所有课表及时上班牌、上墙,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负责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同步对接教务系统课表数据,为听课、巡课与教室管理工作做好保障。

3.教材发放

开学前教务处通知各学院(部)到学院指定领书点完成教材领用工作。各班教材领用情况良好,有力保障了教学正常开展。本学期老生共发放教材466个品种,学生用书79549册,教师用书1550册。

4.教学保障准备

开学前,校领导带队开展开学前校园安全检查,对学校教学、后勤、安全等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信息中心对全校多媒体设备进行了三轮全面巡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学校暑期完成4号学院楼32间智慧教室的建设,智慧教室应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互动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师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接入课堂,灵活调用外部资源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教务处联合信息中心举办智慧教室设备使用培训,帮助教师熟悉教学环境,快速掌握教室设备使用方法;后勤保障处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环境卫生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维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各职能教辅部门全力护航教学保障工作,各项保障措施到位。

(二)教学运行情况

1.整体教学安排

本学期全校开课班级数(不含新生)2987个,开设课程1074门,教学任务4395条;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492实验开放项目28门。

2.期初听课情况

全校各级领导干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教师同行于开学第一周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状态,总计听课次数达358学时(根据教学质量管理平台提供数据统计)。其中,开学第一天全体校领导深入课堂与学生同堂听课,听课14学时;开学第一周内职能教辅部门领导听课47学时,学院(部)党政领导听课45学时,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听课106学时,教师同行听课146学时。

各级领导干部、教学督导重点听青年教师、新进教师、教学评价排名靠后教师以及外聘教师课堂。教学督导听课坚持“督导结合、以导为主”原则,对教学效果欠佳的课堂跟踪听课,加强指导帮扶。

根据期初听课情况反馈,任课教师均能提前到岗,教学环境整洁干净,各种教学设施与设备运转有序,大多数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资料齐全、教学态度认真、授课精神饱满,教师能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学生到课率高。期初全校教学工作运行良好,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各项保障措施到位,师生风貌良好。

3.实验实践性学有条不紊

各学院(部)认真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要求,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计划;严格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组织规范有序;坚持“育人为本、形式多样、注重实效、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大专业实验室开放力度,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实验教学水平;落实实验员听课、查课、看课制度及实验教学质量持续反馈整改机制,充分发挥听课效用,助力实验教学质量上台阶。

4.专项教学检查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6月下旬教学督导对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检查情况及教务处《关于我校2023-2024学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校外抽检结果的通报》,93日至4日,由副校长罗航带队,校院教学督导、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工作人员组成复查工作小组,对各学院(部)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自查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复查,并抽查235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经查,各学院(部)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按时完成自查整改工作,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整体质量基本达到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

(一)新进教师、青年教师、外聘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对如何利用教材作为教学载体,将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有待改进;对教学内容的提炼、选取和组织缺乏经验,重难点不突出,教学节奏把握有待提高;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关注不够,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部分教师管理课堂意识有所提高但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对于学生迟到、玩手机等行为管理不够严格,对于学生上课学习状态较差的情况缺乏正确的引导

(三)学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依然存在少数学生迟到、早退,上课过程中自由进出教室,上课不带教材、不记笔记、玩手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够,少数课堂学生抬头率不高,少数学生课堂投入度不够、活力不足、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四、整改建议

(一)各学院(部)持续开展磨课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教学评价排名靠后教师及外聘教师等的帮扶指导,包括教案编写的培训、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设计指导、组织参加观摩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等。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备课,教学研讨与改革。定期反馈各类听课、检查情况,对质量监控信息及时汇总、分析、反思、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落实“一主体两融合八共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知识图谱课的建设与教学场景的应用,聚焦数智化手段赋能教学,积极探索数智化教学新生态。通过建设“平台+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学习平台,用好线上线下资源,围绕“课前—课中—课后”全场景、全流程的学习支持,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三)各单位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凝心聚力共促学风。加强专业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以班风促学风;树立学生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先进带后进、互助增后劲,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

(四)加强校院两级督导联动,形成长效互动反馈机制,通过听课评课、专项检查、帮扶指导、典型示范等形式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和引导,在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质量宣传等方面发挥督导的重要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武汉学院     

     2024919

 

 

Copyright By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学院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1225号 鄂lCP备100145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