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其教学能力关系到学校整体办学质量。会计学院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学习、践行教育部的最新举措和成果,积极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育部的最新举措和成果主要有:系统化培训提高年轻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导师制度;共享教育资源丰富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机会;建立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者。
导师的选拔与匹配。年轻教师:汪钰(新进教师);导师:金文莉(校级兼职督导),匹配是基于年轻教师的需求以及导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
(1)个性化指导。金文莉老师与年轻教师汪老师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每周定期会面,讨论教学问题,分享经验,并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发展计划。
(2)需求分析。通过面对面会谈,详细了解汪钰教师的教学挑战和需求,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以及学生互动问题。
(3)课堂观摩。金文莉老师在数节课中观摩了汪钰教师的授课,记录了其教学方法、学生互动和课堂管理方面的问题。
(4)教学辅导。金文莉老师提供了详细的反馈,包括课堂观摩的观察结果以及改进建议。这些建议着重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采用更多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并提供了实际的建议:比如如何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案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等。
(5)课程设计合作。汪钰教师与金文莉老师一同进行了课程设计,重点是如何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实际应用性,讨论了案例的选择、课程计划的调整以及评估方法的改进。
通过这些帮扶措施,汪钰教师的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她不仅在评估工作中表现出色,还在学院内部获得了同事和学生的认可。
金文莉(左)、汪钰(右)
这个案例突显了在会计学院导师制度的成功实施,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和专业支持,帮助年轻教师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科研质量。年轻教师:李晓燕、商金梅(新进教师);导师:邹晶(教学副院长&院级督导),匹配是基于年轻教师的科研兴趣和需要,以及导师的专业背景。
(1)研究项目合作。年轻教师们与邹晶老师一同参与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项目,如教育方法的评估、教材的改进以及学生学术成绩的跟踪研究等等。
(2)研究技能培训。邹晶老师为年轻教师们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培训,以帮助她们掌握研究技能。
(3)研究成果分享。年轻教师们与邹晶老师合作撰写了相关研究报告及分享她们的发现,邹晶老师鼓励她们将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4)改进教学实践。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年轻教师们改进了她们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李晓燕(左)、邹晶(中)、商金梅(右)
通过这些帮扶措施,年轻教师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还积极参与了有关数学教育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会计学院通过与专业导师合作,年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并与导师一起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改进。这种经验鼓励了更多年轻教师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改进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